经济犯罪

为您厘清诉讼思路,制定有效解决方案

武汉刑事律师事务所 > 经济犯罪

投资养老公寓遇套路,加密电子货币藏陷阱,株洲公安发布两起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案例
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时间:2022-05-14

(株洲晚报 记者/沈全华 通讯员/李倩)2月10日,株洲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根据上级部署,发布了两起与株洲群众利益相关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案例.


投资养老公寓遇套路,加密电子货币藏陷阱,株洲公安发布两起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案例

▲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走上街头开展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宣传活动.通讯员供图


案例1


免费入住还有分红拿?如此投资养老公寓不靠谱


投资1万元,每个月有200元利息,投得越多回报越大.这样的好事,你信吗?在株洲,就有这样一个犯罪团伙,他们虚构养老机构投资项目,许诺高回报,集资诈骗1000多万元.


2018年3月,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租赁高档写字楼办公,通过发送传单、派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前来听取讲座.讲座中,向老年人推荐该公司在醴陵筹建的养老公寓项目,声称老年人只要投资该项目,不仅可以获得免费入住的机会,还能享受每月的高额分红返利.为了获取信任,该公司还邀请老年人免费去醴陵考察其养老公寓项目.


在高息的诱惑下,很多老年人投资入股该项目.起初,投资的老年人每半年还能拿到一次利息,但不到一年时间,就不见分红了.这时,有老年人发现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.


株洲警方调查发现,该公司并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,推荐的养老公寓项目也是移花接木的拼凑之作.通过近半年的努力,民警陆续抓获了该犯罪团伙的多名头目及业务员.9名成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及集资诈骗罪被刑拘,并接受进一步的刑事处罚.


民警支招


对这四种养老套路要当心


近年来,购买保健品和投资养老公寓,已成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高发领域,受害人以老年人居多,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.养老领域涉嫌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四种套路.


一是以提供“养老服务”名义吸收资金.个别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或者承诺还本付息,以办理“贵宾卡”“会员卡”“预付卡”等名义,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、保证金或者会员卡充值,非法吸收公众资金.


二是以投资“养老项目”名义吸收资金.个别机构打着投资、加盟、入股养生养老基地、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,承诺高额回报,非法吸收公众资金.


三是以销售“养老公寓”名义吸收资金.个别机构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、养老山庄等名义,或者以返本销售、售后返租、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、养老山庄,非法吸收公众资金.


四是以销售“老年产品”等名义吸收资金.个别机构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,以免费旅游、赠送实物、养生讲座等欺骗、诱导方式,采取商品回购、寄存代售、消费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.


案例2


“比特币”升级版更赚钱?


“门槛费”实为层级伎俩


对外宣称是继“比特币”之后的第二代加密电子货币,神奇的“某某币”实为境外向中国境内推广的虚拟货币,其服务器设立在丹麦.


组织方吹嘘说“某某币”升值空间大,诱骗他人投入巨额资金到其设立的网站.要成为“某某币”会员,必须在老会员的推荐下,缴纳不同级别的“门槛费”获得相应级别激活码,注册成为不同级别的会员.实际上,“某某币”组织方要求参加者支付相应金额购买激活码以获得加入会员资格,并按照投资的金额及先后发展的顺序组成层级,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,是以高额回报引诱他人参加的传销组织.同时,会员一旦注册不能退会、不能退款,事先却不告知.


经查,全球“某某币”开户总数1077万余个,中国内地开户数147万余个.中国内地激活码总数142万个,金额约19亿欧元,其中已使用的激活码76万个,金额约9亿欧元.


经过警方侦办,共有100余人受到刑事打击处理.


民警支招


小心传销玩“变脸”


区块链、虚拟货币、元宇宙……这些词语听起来“高大上”,实际上可能是行骗的幌子.


一些犯罪嫌疑人打着“互联网+”“创新”“高科技”的旗号,给传销玩起“变脸”.从原始股、爱心慈善、消费返利,到区块链、虚拟币、众筹等,也可能是传销活动的“马甲”.只要具备缴纳入门费、发展下线、通过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获得报酬这3个特征,你就得提高警惕了.投资有风险,入行需谨慎,看好自己的钱袋子,谨防被骗.


来源:株洲晚报


审核:罗小玲


编辑:陈辰
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